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应该有所降低,然而,近几十年的实际情况表明,传染病又有再次抬头的迹象,这是什么原因呢?为此,记者走访了卫生部及部分传染病专家。
他们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地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公共卫生状况恶化,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从而令传染病乘虚而入。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使得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卫生条件迅速恶化;而在农村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卫生条件、卫生观念、医疗诊断技术和疫情监测程度都相对落后,这为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第二,随着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参与地区间人口流动、旅游观光的人数迅速增加,目前,每年约有5000万人使用国际航线。这使传染病向其他地区传播的可能性大为增加。同时,交通技术的发展使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以往一些传染病是通过轮船从一个大洲传播到另一个大洲,并且在漫长的旅行过程中,一些被感染的病人会被发现而及早得到控制。而现在的洲际旅行只需飞行几十甚至几小时,一些被感染的病人有的会在到达目的地几天以后才发病,这些都使传染病的区域控制难度大大提高。
第三,随着森林的大面积开发,自然环境的破坏,使人类接触到一些以往很难遇到的疾病虫媒和携带疾病的动物,而遭受感染。
第四,病原体产生了耐药性。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在病菌顽强的生存竞争之下,很多最有效的抗菌素对一些常见病,如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正逐渐失去其有效性,而这些感染正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第五,新的医疗器械的使用、器官和组织移植的应用、食品生产供应的全球化及性放纵、滥用毒品等都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传播。
另外,有些专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传染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气温的上升使热带和温带的蚊子密度成倍增加,蚊传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
同时,一些地区的天灾、饥荒、难民潮及社会动乱也为传染病的传播蔓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过,专家们一致认为,人类自身对传染病的关注程度降低是造成传染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疫苗和抗生素的发现,使传染病导致的死亡人数稳步降低。传染病对人类威胁的降低使得包括传染病的研究、传染病的教学、用于传染病控制的经费等对付传染病的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整体衰退,大批专门研究人员转向其他领域。这使一些新生和再现的传染病在较易控制的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待到已酿成大祸时,又因防疫资金和研究人员不足,无法作出快速反应。
专家们认为,对于我国而言,促发传染病流行的客观隐患主要是流动人口的激增;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不善;食品尤其是个体摊贩制作的食品卫生状况不佳。从主观上看,首先,社会卫生观念有日益淡漠的趋势,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忽视经常性的预防工作,只是在出现疾病流行后才重视起来。其次,卫生防疫经费严重不足,占卫生事业费的比重在降低。有的地区甚至已无法保证防疫人员下乡防病灭病的基本开支。另外,疫情漏报的情况十分严重。
为此,专家们呼吁,应进一步加强卫生法规的执法力度;加大防疫资金的投入,实现各级防疫机构设备的现代化;重视防疫人员的培养,尽快充实基层队伍。